资源吃干榨净矿山减量提质【资讯】
资源“吃干榨净” 矿山减量提质
资源“吃干榨净” 矿山减量提质 何婷婷 来自 恒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将硫铁矿石吃干榨净,成为全国首家硫酸零成本企业;县煤矿企业由18家整合为1家煤业总公司,煤炭回采率由不足40%...
恒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将硫铁矿石吃干榨净,成为全国首家硫酸零成本企业;县煤矿企业由18家整合为1家煤业总公司,煤炭回采率由不足40%提高到75%以上;东庞煤矿建矿20余年迁村13个,解放资源8412万吨、复垦耕地4600余亩、节约土地955亩近年来,河北省内丘县在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中,通过强化资源整合、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综合利用、解放资源节约用地等手段,积极创新矿产资源利用新方式、新方法,实现了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典型引路全面铺开
见红旗必扛,有第一必争!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是内丘这一传统工业县的必然选择。内丘县委书记刘飚,对于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有着深刻认识。
2010年7月,国土资源部确定内丘县为矿产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试点后,县委、县政府把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为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内丘县通过典型引路、积极推进的方式,在全县树立了恒源化工集团这一先进典型。恒源化工集团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以硫铁矿石生产硫酸,硫酸生产过磷酸钙,废渣生产铁精粉,铁精粉再脱硫,尾矿再选矿,选硫后的废渣又用于水泥添加剂向水泥企业售出。这一产业链,使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产品或作为原料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或作为最基本的工业原料面向市场销售,做到了矿产资源吃干榨净,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有效利用了资源,该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全国首家硫酸零成本企业和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
内丘积极推广恒源化工集团的典型经验,组织召开全县矿山企业学恒源、节资源、降能耗、促发展现场会,使全县创建活动由此全面铺开。
2010年8月28日,国土资源部调研组就创建活动到内丘县进行了调研。以此为契机,内丘进一步发动各乡镇、部门、企业,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各行业全面铺开的良好局面。特别是为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丘在清修岗规划8000多亩未利用地,托举起河北内丘工业园区,作为全县的工业集中区和聚集区。在园区建设和项目入驻工作中,把土地投资强度作为拟入驻企业的第一项硬标准。目前,该园区已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
三循环把资源吃干榨净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是我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内丘县县长张辉说。
在争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活动中,内丘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手段,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条,在企业内部、不同企业和不同产业之间搭建起大、中、小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
企业内部小循环。通过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加强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利用矿产资源。香港建滔公司2003年7月落户内丘以来,累计投资38亿元,先后实施了多项煤化工产业项目,将上游产品、附产品,甚至废弃物,作为下一道生产工序的原料、辅料,生产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使企业一步步形成了煤焦炭焦炉煤气甲醇醋酸的产业链条,在企业产品增值、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让煤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企业间、产业间中循环。通过本地上下游企业和相关产业之间的产品流通,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恒源化工集团通过制酸后产生的废渣提炼出铁精粉,就近销售到县内钢厂用作炼铁原料,钢厂所产生的废渣又作为水泥原料销售给县内水泥企业。顺达冶炼公司、未来冶炼公司生产的铁水直接销售到龙海钢铁公司进行炼钢。建滔公司生产的焦炭又销售到县内几家钢铁企业用作原料,企业之间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生产和消费领域大循环。通过实施项目建设,把各种资源废弃物还原为可利用的新型能源。顺达发电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1.2万千伏煤气发电机组,收集顺达、未来冶炼和顺达焦化公司产生的散放煤气进行发电,所发电能可供三家公司使用。龙海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了煤气发电机组,利用剩余煤气和高炉余压发电,年可发电1.9亿千瓦时,实现产值9500多万元。
以大并小实现矿企大发展
先治乱、后治散,先整顿、后整合。内丘县副县长富成海介绍,针对非煤矿山小、散、乱的状况,内丘将全县39家非煤矿山企业整合为19家,矿山的机械化程度、井下作业环境和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效益也明显增加。
上大压小、关井压产,是内丘县对煤矿企业的整合要求。近年来通过不断的煤矿资源整合,全县的乡镇煤矿已由高峰时的56家减少到了18家。2010年,内丘又将18家乡镇煤矿整合为1家煤业总公司、12个独立生产系统,并全部推行壁式采煤和液压支柱,淘汰老法采煤和金属摩擦支柱,使煤炭回采率由不足40%提高到75%以上,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促进了煤炭资源有序开采。
解放村庄地下压煤资源,是煤矿企业无法回避的共同难题。但内丘却在既完成村庄搬迁、解放地下资源的同时,又实现了地上资源节地造田的双赢效果。据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朱建瑛介绍,位于内丘县的冀中能源集团东庞煤矿在搬迁村庄、解放资源的同时,始终坚持搬迁新村、复垦旧村、节约用地的原则,建矿20多年来,搬迁村庄13个,解放地下资源8412万吨。搬迁的13个村庄新村比旧村节约土地955.3亩,并及时将旧村址进行了复垦,通过配备农田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